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正文
性德相融,富有魅力的辩证立场

2023/10/08 16:42

■专家点评

每一种优秀的教育实践模式,都在通过长期努力,创造性地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处于起始阶段,具有启蒙性、生活性、发展适宜性的学前教育,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显得更为重要。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一幼儿园长达25年的“绿色教育”课程实践,让我们看到了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团队的内心坚守、专业智慧和创新勇气,在当下幼教界的改革中熠熠生辉。

绿色教育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将融合儿童“天性”和“德性”作为自己的独特追求,并在不断变幻的理论思潮中始终坚守这一立场,不盲从、不退缩,展现了“智者不惑、勇者不惧”的改革境界。他们认为,“顺天性”是教育的起点,教师一定要尊重幼儿的兴趣、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支持。这些观点听上去没什么新奇,因为这是当下幼教界的共识。但可贵的是他们没有停留于此。于是,教师预设了各种活动进行文化浸润,引导幼儿了解中国文化,萌发“五爱”情感,达成教育目标。在一些充满浪漫的儿童中心情怀的人看来,“顺天性”或许应该是幼儿园唯一的选择,预设、集体活动、教师指导等都是在阻碍孩子发展。绿色教育截然不同,它富有魅力的辩证立场,给我们很多惊叹和思考。

那么,如何实现“顺天性”和“立德性”的统一?是一个活动重在“顺天性”,另一个活动重在“立德性”吗?还是在一个活动中将“天性”“德性”以不同的比例安排在一起?显然不是这么僵化。绿色教育把游戏精神渗透到一日生活中,创生了“玩活动”这种课程实施路径。这个“玩”,是教师和幼儿一起玩,是不同年龄班幼儿一起玩,是教师和幼儿与家庭成员、社区人员一起玩。玩的内容丰富多彩,玩的空间园内园外皆可,玩的时间一般持续数周。为保障“玩活动”的效果,教师要全程密切观察,不断进行课程审议,保障教师的活动预设目标与幼儿的兴趣生成有机统一、相得益彰。

“玩活动”深入持续开展,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全环境育人”的绿色教育生态圈。园内的一切资源,包括柿子树、兔子笼、压水井、小石头,甚至教师孕育宝宝、外地客人来访,都可以引发深入的探究活动。园外则具备更广阔的资源,各个家庭、社区基地、博物馆、小渔村、各界人士也都以不同的形式被纳入绿色教育课程。每个参与绿色教育的人,都有着充足的幸福感和沉甸甸的责任感,都在自觉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原因就在于,绿色教育理念已抵达内心,成为所有人行动的准则。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捷报比分,捷报比分手机版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