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 A+
乡村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根基,而乡村幼儿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专业性则是推进乡村学前教育发展的根本保障。《捷报比分,捷报比分手机版: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乡村教师是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乡村教育的基础支撑,是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为了使乡村幼儿教师能够安心从教、热心从教,首要任务便是让乡村幼儿教师扎根乡土。
乡村幼儿教师难以扎根乡土在根本上体现了人地关系的疏离。乡土中的诸多要素对教师的影响不深、作用不强,致使教师对乡土不够亲近、不够了解、不够关注。因此,让乡村幼儿教师扎根乡土的关键是要真正让教师与乡土产生深厚的联结,从而促使教师的职业心态实现从“苦于坚守”到“乐于享受”的转变。
首先,在挖掘乡土资源的过程中,教师要掌握地方性知识。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缺少抓手,主要是因为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能力有待提升。实际上,乡土中蕴含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社会资源皆是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养料。为此,要以乡土资源为支撑,让教师在专业发展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进而产生扎根乡土的内生动力。一方面,要通过各类专业培训提升教师发掘和运用乡土教育资源的意识和能力,如采取在线课程、教研联盟、师徒结对等方式,拓展教师对乡土资源的认知,让教师在经验交流与互鉴的过程中具备“化熟为生”的素养。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日常教育实践中积极锻炼自身的联想、转化、迁移和重组等思维能力,在立足乡土的基础上,以园所为原点建立系统的乡土资源库,通过筛选、统整、盘活等方式提升对乡土资源的洞察力与掌控力。
在挖掘乡土资源的过程中,教师也能够通过资源获取和掌握大量的地方性知识,并以此设计和开展更符合乡村幼儿兴趣与需求的课程活动,从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胜任感。
其次,在浸润乡土文化的过程中,教师要形成地方依恋。如果教师对乡土文化不够熟悉和认同,没有形成扎根乡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则难以摆脱“离乡向城”的心态。为此,应采取多重策略让教师与乡土文化产生紧密联系,从根本上消除教师的文化自卑。其一,持续为教师日常工作提供乡土文化支持,鼓励教师在进行教育活动时有意识地融入乡土文化元素,如当地的节日、民俗、童谣、游戏等,从而逐渐唤起教师的乡土文化意识;其二,有效利用家园合作的机会,让作为村民的幼儿家长扮演好乡土文化“传播者与交流者”的角色,通过日常的人际互动促使教师获得对乡土文化的深层感知;其三,充分发挥乡土环境与乡风文明的文化熏染作用,通过乡村景观与人文关怀的潜移默化,以纯粹自然、朴素踏实与热情友善等乡土精神厚植教师扎根乡土的教育情怀。
在乡土文化的浸润下,教师会不断生成对乡村的依恋与依赖,从而化解教师“身在乡村心在城”的心理困境。
最后,在融入乡土生活的过程中,教师要强化地方认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只有教师真正走进乡土生活,才能对乡村产生真实且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一方面,乡村层面需要为教师创设良好的融入条件,让教师在开放包容、轻松民主的生活氛围中愿意主动接触和贴近乡村生活。例如,乡村社区可以定期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娱活动和联谊活动,拉近教师与乡村的心理距离,让教师有捷报比分,捷报比分手机版机会去了解和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从而更好地与乡土生活中的人、事、物形成稳定良性的互动关系。另一方面,教师要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不仅是专业型的“幼教人”,还是服务型的“乡土人”。教师不应让自己的本职工作与乡土生活完全剥离,而应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积极参与乡村公共事务,履行投身乡村的职业责任与使命,努力为乡村生活的优化建设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在深度融入乡土生活的过程中,教师对于乡土的地方认同也会不断加深,并逐渐形成“心系乡村,回馈乡村”的教育信念。
作为推进乡村学前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乡村幼儿教师不仅要有教育情怀,还要有乡土情怀。热爱乡土是乡村幼儿教师留得住、下得去、教得好的关键,唯有让教师切实感受到乡土的魅力,营造和谐共生的人地关系,才能让乡村幼儿教师真正回归乡土、扎根乡土。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