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正文
为山河号脉的“大先生”

——追记中国石油地质学家、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冯增昭

2023/05/29 10:00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2年7月16日,一位96岁的老教授站在讲台上,铿锵有力地介绍起一个崭新的地质学领域国际性学术组织——国际古地理学会。聆听他演讲的地质学专家来自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亚洲、非洲的15个国家。为了推动中国古地理学走向世界,这位老教授奋斗了十年,念想了一生。2023年1月5日,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的他,驾鹤西行。他就是为地质事业和教育事业奋斗了一生的、国际古地理学会的发起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冯增昭。

把中国古地理学推向世界

冯增昭对地质科学的挚爱萌生于少年时代。他出生于河南省登封县的中岳嵩山之阳,一个位于颍水之滨的小镇上。中学时代,他每天要翻山越岭地去上学,这不仅锻炼了他的体格,也使他对大自然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冯增昭的中学地理老师曾教导他“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给了他无法磨灭的重要影响。他十分敬仰司马迁、范仲淹和徐霞客等历史名人,尤其佩服当代著名的地质学家丁文江、翁文灏、李四光,以及地理学家曾世英等,并立志要像他们那样考察祖国山川,探索自然奥秘,并且进可以兼济天下,退可以独善其身、著书立说以传后世。冯增昭立志从事地质事业,利用所学知识找矿采矿,从而富国利民。

勤奋刻苦和对科学的强烈追求,使他在抗战胜利之际的1945年,考入东北大学地理系。在东北大学学习了两年地理后,他受丁文江、翁文灏、李四光等著名地质学家的影响,改学地质。1947年,他考入清华大学地质系,迈出了他少年时圆梦地学的坚实一步。冯增昭毕业之后留校任教,后任教于北京石油学院,将无数学子带入地质领域学习的殿堂。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8个字,见证了冯增昭的一生。作为一名地质学者,他的所有时间几乎都放在了书籍和野外勘测上。他的成功,是有了清晰的目标再加上持之以恒的努力铸就的,绝不是别人赠予的!

在2020年新冠疫情来袭之前的日子里,冯增昭每天都去办公室准时“打卡”上班,风雨无阻,周末无休。也正是在这间办公室里,他提笔编写了《古地理学报》等一系列珍贵文献。而冯增昭在岩相古地理研究上的成就更与他一步一个脚印跑遍大半个中国有着紧密的联系。山东省的莱芜、泗水等地,河北省的唐山、易县等地,安徽省的淮南……从东到西、从南到北,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在20世纪50年代初,冯增昭身负重任前往山西采集标本,只两个月,采集岩石标本近两吨。现如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里的诸多珍贵化石都是他一次次背回来的。

凭借着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热爱,冯增昭取得了中国沉积学界的多个第一:第一个将国外碳酸盐岩岩石学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引入中国,写出了第一部全国性的定量岩相古地理学专著《中国寒武纪和奥陶纪岩相古地理》;率先提出的岩相古地理学新方法——“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做图法”,成为定量岩相古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冯增昭曾说:“虽然年过九旬,但我仍有一个梦想,在有生之年创立国际古地理学会,掌握本学科的国际话语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助力,以感谢党和国家的培养!”

2022年7月16日,在教育部、民政部等多个部委的支持下,国际古地理学会成立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13名院士,以及来自全球15个国家的200余名会员和嘉宾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出席。作为由我国发起并成立的地质学领域国际性学术组织,国际古地理学会为国内外古地理学界开展学术交流提供了新平台,为我国及世界古地理学的研究发展带来了新动能。而这,也是冯增昭晚年一直期望实现的愿望。

从“找矿救国”到“把中国古地理学推向世界”,一颗从战火纷飞年代种下的梦想种子,如今已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

为地质科研事业走遍山河

为了地质事业的发展,冯增昭时常筚路蓝缕,栉风沐雨;眼中所见的也大都是盐碱荒野,泥泞满地。由于过去条件异常艰辛,很多科学工作举步维艰。但反观国外,相关科技正发生着革命性的飞跃,国外石油地质专家学者们对碳酸盐岩的研究,硕果累累,日新月异。看到国内沉积地质学与国外研究发展的差距不断拉大,冯增昭心急如焚。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国外对碳酸盐岩的研究成果翻译到我国来,以便开拓和推进中国地质界对碳酸盐岩的研究工作。

然而,在那种特殊的时代,翻译国外专业技术资料是要冒很大风险的。白天,冯增昭要参加“五七农场”劳动,只有晚上,他才能开始与国外科技著述的“对话”。他记不清送走了多少个宁静而幽黑的夜晚,也不知迎来了多少次太阳跃出渤海的万道霞光。他案头的译稿在一天天变高,几乎堆成一座小山,而他的面庞却在一天天消瘦,皱纹也爬上了额头。有时,大风吹落了他居住的小平房窗户上保暖用的塑料布,他也顾不上重新钉一下。门外不远处日夜不停的抽油机则成了他早晚小憩时的忠实伙伴。后来,他白天给学生上课、进行野外勘察,晚上备完课后便在与学生同住的房间时在昏暗的灯光下熬夜翻译文献资料。短短几年,他便相继完成了《沉积岩成因》《白云化作用》《深水碳酸盐环境》等共270余万字的译著。这些翻译著作不仅揭开了我国碳酸盐岩沉积学研究的新篇章,也为我国大气田的发现奠定了理论基础。

古人曾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一名地质科研工作者,冯增昭深知前往实地勘测掌握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性。因此,他将大部分时间都放在实地勘测上。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就经常和学生或者同事在冀东、鲁南、扬子等地区搞综合地质考察,与学生和同事们一道睡马棚,住大通铺,啃凉馒头,喝生冷水,风餐露宿,艰辛备尝。长期的野外考察,锻炼了他的体魄。在爬山越岭时,许多小伙子都累得上气不接下气,追不上他。为此,他获得了“冯铁腿”的称号。年近花甲,他也仍不顾身患腰肌劳损等多种疾病,一再健步走在考察队员的最前列。上世纪80年代初,他奉命调回学校北京研究生部工作。离京十余载归来,他几乎顾不上仔细观察北京发生的巨大变化,便又一再深入到华北、华东、西南、西北等地区进行野外考察,致力于建立中国岩相古地理学理论并绘制出古地理图。64岁那一年的夏天,他不畏艰难,在四川险峻的深山里考察,令同行的美国迈阿密大学的两位地质专家为之瞠目,他们不仅感叹他的好体力,更由衷敬佩他的科学求实精神。

1983年夏,冯增昭站在鄂尔多斯高原上,望着万顷无垠的蒙古高原、连绵起伏的阴山山脉和蜿蜒不尽的黄河,联想到自己的奋斗目标,不禁豪情满怀,出口成诗:

花甲欠三愧老言,

十四省市步履遍。

再赐十年风华茂,

第三里程谱新篇!

诗里不仅记录下了冯增昭为地质科研事业走遍天下山河的事迹,更向世人传达出他希望继续投身地质事业、为后世创造新的里程碑的昂扬精神!

树师者榜样育桃李满天下

“前沿阵地,不可丢失,有志来兮,大旗高举。”这是冯增昭在80岁大寿之时写下的述怀诗句,短短16个字,凝聚了他半生的学术追求。退休之后的冯增昭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而是马不停蹄地开始了他学术道路的新征程。

教书育人,是冯增昭毕生的事业。他桃李满天下,其学生中涌现出了众多院士、多位知名学者和教学名师。2006年,在《冯增昭文集》自序中,他用一首短诗描述了自己看到学生成才的心情:“弟子成才,胜于著译,竞为国用,堪慰吾心。”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吴胜和在回忆恩师的文章中这样写道:“冯老师教导我,做地质研究一定不要怕艰苦,要想方设法获取扎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和数据。他带着我翻山越岭,并耐心地指导我丈量剖面。那时,先生已年近六旬,但身体硬朗,爬山比我们年轻人还快,不愧是‘冯铁腿’。”

同是冯增昭的学生,如今已是国家级教学名师的朱筱敏也说:“冯老师主编的第一版和第二版《沉积岩石学》教材是最为系统地反映学科进展的优秀教材,惠及了石油高校和地质院校地质学和地质工程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奠定了学校沉积学领域的领先地位。”

冯增昭的严格体现在对待学术研究的严谨上。曾负责编辑《冯增昭文集》的郑秀娟说:“冯老师训人不留情面,但他年龄比我们大很多,就像长辈在训孩子。他常说‘我对你好,我才严格要求你。我要是对你不好,我离你远远的,才不理你呢’。”

2016年,冯增昭90岁生日时,鲍志东、吴胜和、朱筱敏、金振奎等几名学生一起凑了钱,交给郑秀娟,想要请冯增昭夫妇吃一顿饭。没承想,饭吃完了,钱却是冯增昭自己付的。“冯老师跟我说,不能花学生的钱。他全额付给我费用,让我把学生们的钱原封不动地还了回去。”郑秀娟十分感慨。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这是我的总结。热爱教学,热爱学生,热爱古地理学研究,仅此而已。”这,就是冯增昭对自己一生的注解,谦逊淡泊,执着坚定。

“君子坐而论道,青年起而行之”。对于青年,特别是富有朝气与拼搏精神的大学生,冯增昭有着天然的亲切感。他说,自己特别愿意与学生接触,他笑称,以前的工作单位邀请自己作报告,他往往要考虑一番,并不一定答应,但只要是学校邀请他前去讲课,他一定毫不犹豫,欣然前往。这就是冯增昭对青年学子独有的那份偏爱。

从风华正茂、书生意气的学生到著作等身、桃李天下的教授,从立志“找矿救国”的热血青年到享誉国际的岩相古地理学研究大师,70年来,为了中国沉积学和古地理学的发展,冯增昭一笔一笔地描摹大江南北岩相面貌,一步一步地丈量长城内外山河大地。

他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和对地质学的态度,都将成为新时代年轻人所学习的内容。他的成功经验也启示着后来人,要坚持自己所走的路,坚持自己心中的梦想,不断在新的领域中追求卓越,不断探索。

这就是冯增昭,一位倾此一生为山河号脉的“大先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捷报比分,捷报比分手机版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