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 A+
王夏州
一、新时代教育媒体发展面临的形势
新时代教育媒体面临着全新的发展形势,总的看来,挑战与机遇并存。一方面,教育媒体发展的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从外部环境看,既有综合媒体的挤压,也有互联网公司和自媒体的挑战,这些都大大压缩了教育媒体的生存空间,给教育媒体生存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从内部来看,教育媒体自身也存在体制机制不适应新形势需要、内部活力不足问题,比如运行机制、经营模式、人事管理、绩效考核等方面,都出现了不适应的情况,急需进行改革。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以后,人民群众对教育事业的需求越来越高,教育事业成为重大的民生工程,社会高度关注,群众越来越渴望得到更高质量的教育,老百姓对教育供给问题更加关注,这给我们教育媒体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新时代教育媒体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我们必须正确认识、积极应对。
教育是与亿万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业,永远充满着阳光和希望。正因为如此,1995 年 2 月在福建教育电视台开播之际,时任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的捷报比分,捷报比分手机版同志为我台开播做了“教育电视大有可为”的题词。我认为,不管形势如何发展变化,只要教育媒体保持信心,因势而变,顺势而为,教育媒体电视一定有所作为,一定大有可为。
二、福建教育电视台的探索与实践结合福建教育电视台近年来的实践,简要谈谈我个人对新时代教育媒体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看法。我觉得,新时代教育媒体应在这几个方面做一些努力。
一是坚持党媒姓党的政治属性。这是我们办台的根本。要坚守教育专业媒体的主阵地,围绕教育改革发展大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一手抓内容,一手抓传播,积极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凝聚最广泛的社会共识。
二是坚定教育立台的信念,树立大教育的发展方向。要坚持立足教育,深耕教育,努力办出教育特色。这几年,福建教育电视台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探索,除了在学校教育、线上教育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也在公共文化教育方面积极拓展教育媒体的生存空间。比如:每年我们坚持服务好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中心工作,配合职能处室开展最美辅导员、最美教师、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马当先”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竞赛等宣传报道活动。同时,与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合作开办《高招名校招办主任访谈》栏目,与省科协合作开办《相约科普》栏目,承办福建省总工会的“劳模进校园”活动,协助福建开放大学、福建省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举办开学家长第一课,等等。这些活动,我们这几年坚持做下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特别是 2020 年以来,在福建省教育厅的要求和指导下,我们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开办了《空中课堂》电视栏目,有效确保了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社会反响很好,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
三是坚定媒体融合发展方向,加快推进融媒体建设。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是必然的方向,要按照移动优先思路,以大屏为基础,加强新媒体建设,实现大屏小屏互动,扩大教育宣传服务的效果,提升教育媒体在群众中的影响力。
四是坚定推进内部机制改革,激发内部活力。这几年和很多单位一样,福建教育电视台由于效益下滑,面临着人才流失、创新能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绩效考核机制也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分配平均化,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现行的部门设置、运行机制、绩效考核办法一直沿用了二十多年,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形势。我们越来越感到这个局面不改变不行,不改变就会阻碍事业的发展,必须进行改革。
五是坚持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加强全国教育媒体的协作。新时代中国教育媒体应加强交流合作,在中国教育电视台的带领下,以中国教育电视协会为平台,以项目合作为抓手,共同推进内部改革和技术革新,形成以强带弱、优势互补、互通有无、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本文为文章截选,完整版请见《教育传媒研究》2024年S1,本刊已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相关学术数据库)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