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你我同行” >正文
费文婷:科研路上,遍布荆棘,也开满了鲜花

2025/01/03 19:14

科学研究是什么?当问及这个问题时,2025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负责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教师费文婷目光坚毅,微笑着说:“科研是一条孤独又艰辛的路,路上遍布挫败与荆棘,也充满力量、开满鲜花。”90后的她,已在科研这条路上摸爬滚打了近十年。

梦想启航:科研之路,初露锋芒

费文婷的本硕博及博士后生涯均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度过,这里不仅见证了她的成长,更培养了她对生物医药的深厚情感。她的研究方向聚焦于中药大健康产品研发及其药理药效、作用机制研究,致力于用传统中药为现代人解决健康问题。她积极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市场总局保健食品原料研究课题、企业技术开发课题等多个重大项目,积累了宝贵的科研经验,累计发表SCI论文6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篇,获得歧黄杯优秀论文奖、全国中医药博士创新发展论坛最佳风采奖等,多次在国内、国际学术会议中作学术报告。

苦练本领:揭榜挂帅,勇于担当

费文婷于2023年12月入职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任生物工程学院专任教师。按照学校相关规定,入职前半年不予排课。利用这段时间,她一边学习教材、撰写教案,旁听其他老师课程,尽快熟悉学校及专业建设情况;一边梳理以前的研究课题,学习生物医药领域的最新成果,寻找与学校专业发展相关的科研突破口。入职短短一年时间之内,她以项目负责人申请立项校级重大课题1项,签订校企合作横向课题2项。2024年6月,学校发布新聘期“揭榜挂帅”实施办法,费文婷接下“自然科学战略需求创新任务”,签署了军令状——到三年聘期结束,以学校为第一申请单位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雾里探花:接受失败,再启新程

揭榜挂帅后,费文婷一门心思扑在榜单项目上,上课和处理学生事务以外的时间,她几乎没出过实验室。然而科研之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时,尽管付出了无数心血,却未能如愿中标。面对挫折,费文婷没有放弃,而是冷静分析,给自己制定了一个新聘期三年科研计划:第一年夯实基础,进行大量的药效学机制验证,完成首次申报;第二年总结经验,初步对科研成果进行转化,完善项目申报书;第三年成功申报课题,进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周期。费文婷随即对实验数据进行重新整理,结合专家反馈意见修改实验方案,勇敢地踏上了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之路。

明灯引路:求教菁英,研思绽放

在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期间,费文婷为了有捷报比分,捷报比分手机版的时间专注在项目上,睡在办公室是常有的事,家人也早已习惯了她的“早出晚归”和“彻夜不归”。有了家人的支持,她在科研这件事上越发有了干劲儿。她还深知,科研工作不仅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更要拥有开放的心态和谦逊的态度。在新一轮申报过程中,她主动向拥有项目申报经验的专家、同事请教,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同时,她走进多家生物医药企业调研实践,深入生产一线,与技术人员面对面交流,了解最新的技术动态和市场趋势。这些实践经历不仅让她对课题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还为她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案例和数据支持。为了写出“完美”的项目申报书,费文婷与在其他高校任教的同学保持密切联系,交流经验心得,相互以评审人的角度去审视对方的材料,力求每个句子都通顺、每个数据都准确、每张图都经得起推敲,最终两位老师的项目都成功中标,新一轮科研之花静待绽放。

匠心育才:科研热土,滋养新苗

在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期间,每天早上7:30,都有一群可爱的身影准时出现在实验室门口,他们是费文婷科研工作上的“小伙伴”——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作为专任教师和班主任的费文婷,承担着《药学基础》《药物制剂与分析综合实训》等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在日常教学、指导学生参赛、与学生交心的过程中,挖掘到一些“科研小苗”,邀请他们加入课题组,一同感受科研的魅力。费文婷介绍,两个月的时间,课题组的学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从一开始的实验室小白,成长到能独立完成基础实验;从对他们提出考勤要求,到他们在周末、节假日主动留校采集实验数据;他们从对未来迷茫,到对学业和职业有了较为明晰的规划……学生的坚持和变化,让费文婷对自己职业的选择和对科研事业的追求,越发有了信心。“科研和育人并非孤立存在的两个领域,而是相辅相成的。在我看来,科研是育人的重要途径,而育人则是科研的最终目的。”费文婷说。

(作者: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刘严欣)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捷报比分,捷报比分手机版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