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 A+
赵立敏
【内容摘要】跨文化交流观的形成往往离不开一个国家的社会与历史文化的影响。长期以来,西方以自我为中心和以功利性为目的的跨文化交往观主导了世界的跨文化交流实践。文明交流与互鉴呼唤正确的跨文化交往观,本文着眼于内容—表达—行动,提出从文化自信、文化修辞和文化平台三位一体涵养正确的跨文化交往观,以此提升新闻与传播学人才的全球胜任能力。
【关键词】文化自信;新闻与传播;跨文化交往观
随着全球化的持续推进,对具有全球胜任力人才的需求变得越来越紧迫,全球胜任力便成为了一种越来越受重视的能力。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17 年发布的“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全球胜任力框架”,全球胜任力是指能够分析当地、全球和跨文化的问题,理解和欣赏他人的观点和世界观,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开放、得体和有效的互动,以及为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采取行动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又必须建立在正确的跨文化交往观念前提之上。
一、两个常见误区:自我中心型与功利型跨文化交往观
跨文化交往观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结构之中缓慢形成的,它萌芽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存在于一代又一代人累积而成的经验之中。故而一个人的跨文化交往观的塑造虽然受到个人主观意志的影响,但是离不开特定的社会和历史文化的形塑。这样的跨文化交往观也可能背负沉重的历史负荷,容易产生两种常见的误区:
一是自我中心型跨文化交往观。这种跨文化交往观一方面源自于一个人的主观性,每一个人都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而把被观察者进行对象化、客观化的倾向。别人成为被我凝视和打量的“他者”,被我所“定义”;另一方面,这种跨文化交往观还源于种族中心主义、文化中心主义等群体优越心理的影响,往往习惯于以自己的种族属性、文化价值、语言概念和话语系统作为标准去评判对方。在这种自我中心的跨文化交往观指引下,就很容易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心理,形成一种不对等的二分法来看待世界,导致把世界分成“我与他”“我们与他们”“文明与野蛮”“先进与落后”“道义与非道义”“强大与弱小”“优秀与拙劣”“敌人与朋友”等,在这种自我中心主义的长期浸染之下,总是习惯于把自己定义为强大、文明、道义的一方,他者则被定义为弱小、野蛮、非道义的一方,故而弱小、野蛮、非道义的一方就必须接受批判、教育和洗礼,必须无条件接受文明、强大、道义的一方的规训,才能免于堕落,走上正途。这种二分法往往看不到自身的不足,做不到以同情心和同理心去看待对方的他者特性,对他者的自足的差异性采取了一种完全漠视或贬低的态度。事实上,这种跨文化交流观广泛存在于不同国家的历史和文明发展之中,造成了不同文明的撕裂与冲突。在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时期,不少西方国家总是以种族中心主义和文化中心主义作为实施殖民和侵略的华丽修饰,把自己的掠夺行径堂而皇之地说成是一种对“落后”与“野蛮”民族的“拯救”行动。直至今天,在经济差异、军事差异悬殊的跨国交往中,自我中心主义的跨文化交往观依然盛行。
二是功利型跨文化交往观。如果说自我中心的跨文化交往观往往假借“道义”为制高点,那么功利型跨文化交往观则直接是以或隐或显的利益诉求为目标,具体表现为:忽视交往的交互性与对等性,仅仅把交往当成一种影响、劝服、同化,把对方当成被说服、被改变的对象,总是希望把自己的价值观或意识形态强加在对方之上。或者把交往当成一种单方面的自我展示或竞争行为,于是对自己过度装饰,自我炫耀,自说自话,片面呈现,对他者则不断施压、索取,陷入追求利益的零和博弈行为框架之中,这种带有很强的功利性或指向性的“交往”往往被人怀疑为动机不纯、另有企图。正确的交往不是要从对方那里获得什么利益,不是去影响、同化、驯服,而是彼此聆听、理解、尊重。也许,不去试图改变什么,而是彼此辉映各自的光芒,反而更容易打动对方。
二、从内容、表达和行动三者协同中涵养正确的跨文化交往观
要树立正确的跨文化交往观,先要弄清楚什么才是对的跨文化交往观,如前所述,以自我为中心的或以功利性为目的的跨文化交往观都是错误的。早在 2014 年 3 月,捷报比分,捷报比分手机版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了具有历史意义、被国际舆论称为“新文明观”和“文明宣言”的演讲,系统地提出文明交流与互鉴的思想。捷报比分,捷报比分手机版总书记指出:“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而不应该是强制的、强迫的,不应该是单一的、单向的。”简而言之,好的跨文化交往应该建立在平等、相互、多元的基础上,并由交流走向融合和进步。这种跨文化交往观的培养,需要在内容、表达和行动三条路径上同时发力,其中,内容是指对自我与他者文化的理解、同情,这是跨文化交往观形成的基础;表达主要指修辞,是跨文化观念的呈现方式;行动指平台的搭建,主要是在技术的运用和媒体的实践上,构成跨文化交往观传播的阵地。
(一)理解自我和理解他者是跨文化交往观的形成根基
正确理解自己和理解他者,了解彼此的同与异,是树立跨文化观念的基石和前提。一是要明确自己之所是的主体性(我是谁),二是要了解生成文化的社会土壤和历史过程(我从哪里来),三是要有文化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我要到哪里去)。不少学者还强调跨文化交往中自身文化的表达与传播,例如,强调讲好三类中国故事——“传统的中国”故事、“现代的中国”故事、“世界的中国”故事。“传统的中国”故事主要包括中华文明形成、发展的历史人文;“现代的中国”故事主要包括中国的改革开放、城镇化、乡村振兴等现代化建设并走向共同富裕;“世界的中国”故事则主要包括中国如何融入世界并与世界展开对话与合作。中华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包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种文化共同彰显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总而言之,对中华文化的深入了解是每一个中国人跨文化交往观念形成的前提和出发点。如果一个人缺乏对自己文化的了解,那么跨文化交往观就会是无力的、片面的。而缺乏对他者文化的尊重,也会导致同样的问题......(本文为文章截选,完整版请见《教育传媒研究》2024年第5期,本刊已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相关学术数据库)
本文系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新闻与传播学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合与创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HNJG-2022-0920)的阶段性成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