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 A+
金山区亭林小学以创建“快乐成长小基地”为抓手,通过“三位一体”教育大课堂的打造,赋予家长新身份、构建社会共育新场域、指导家庭提升新功能,努力形成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新样态。
一、“1+X”绘制育人资源图,联结一张成长网
亭林镇是一个千年古镇,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古有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亭林八景,今有乡村振兴示范村、现代农业灌溉企业。亭林也是一个工业重镇,孩子父母半数以上为外省市来亭打工的双职工,虽家庭教育能力有待提升,但其所具备的生活劳动技能是优质的生活教育资源。基于镇域内丰富的社会资源和独特的家庭资源,学校以“1+X”个“快乐成长小基地”搭建起育人大课堂:“1”,即将每一个家庭打造成育人小课堂,“X”,即由学校主导,邀请亭林镇政府、镇文旅、家长和社区代表等联合选定的一批社会资源特色基地,如“亭林遗址公园”“亭林月饼厂”“红阳村村史馆”等,绘制了镇域内的实践活动课程版图。
“1+X”小基地联通了学校、家庭和社区资源,并连点成网,构成学生实践活动教育的网络图,形成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大课堂。在实践活动大课堂里,“小囡”们用劳动记录下学习之真,用脚步丈量古镇之美,用心感受传统文化之魅。
二、“3+N”建立生活课程群,设计一本指导册
学校以快乐成长小基地为平台,梳理家庭教育指导的基本要点,设计《亭林小学家庭教育指导手册》。指导手册涵盖了品德培养、学习指导、身心健康、安全意识等主题,低中高三个年段的要求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呈现了主题化和序列化,通过生活指导、学习指导和实践指导等三大生活课程群的建设,补足教育的“烟火气”。其中,生活指导课程包括安全、健康、礼仪、自理和理财;学习指导课程包括学习环境、学习习惯和学习心理;实践指导课程则通过“5+5”课程设计,与学校课程有机相融:即“亭林小囡i亭林”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五大课程群,包括“历史文化、红色记忆、节日美食、农耕农趣、农业科技”等五大内容维度;“5个1·生活小达人”家庭生活作业,包括有“时事、劳动、运动、悦读、环保”等五大生活主题。在学校的主导下,学校课堂和家庭小课堂、社会小基地形成有效的教育联动。快乐成长小基地的每一个课程、每一份作业,引导家长参与并见证孩子的成长成才,也实现父母角色的自我成长。
三、“3+3”提升育人生长力,培养一支导师团
从家庭到社区,从小课堂到小基地,家长带领孩子走出家门,来到社区,投入更广阔的教育天地。由学校老师、家长、社区志愿者校家社三支力量组成“全员导师团”,拧成一股育人力量,积极落实责任主体的职责,形成育人的协同机制。为了有效提升导师的育人能力,小基地建立“三定”实施运作:一是定人员。学校和村居分别选派教师、工作人员担任志愿者,校级家委会的家长们成为基地主管,有能力的家长开始担任“基地课程导师”。二是定职责。家委会的基地主管负责做课程需求和资源调研,学校德育主管负责制定评价细则,教师志愿者负责培训“家长导师”,村居工作人员负责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三是定流程。课前,学校德育主管与基地主管共同选择课程;课中,家长导师与教师志愿者合作,共同上好小基地课程;课后,参与课程的学生和家长对“家长导师”的授课、基地的服务等进行评价。通过以上运作指导,越来越多家长导师们带领孩子在社会小基地学习生活与实践能力,极大丰富了孩子们的课后学习与生活。
一户户家庭、一个个社会基地形成了协同育人的新格局,成为了学生快乐成长的教育新天地,家长、教师、社区工作者与学校融为了教育同心圆,共同呵护每个“亭林小囡”的快乐成长。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