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 A+
李滨? 李若兰
【内容摘要】本文探讨了建构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四个本土知识来源及具体路径,认为可以从本土思想资源的角度构思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内容和框架,强化中国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的自主性,以完整、准确、全面地阐释中国新闻传播实践。
【关键词】本土思想史;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国新闻传播学;本土知识资源
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看,社会群体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思想或知识与社会群体历史经验紧密相关。当前学界对建构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讨论,大都从我国国情与新闻传播学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使命出发,鲜有从思想史的角度予以深入开掘。发掘本土新闻传播思想史资源,提炼其中丰富的新闻传播智慧和观念,将为建构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提供重要参照。
一、本土思想史视野是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重要取径
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性,体现在向世界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代文明形态,这不再是一种与传统割裂、从深厚文明土壤中连根拔起的新文明,而是从古老文明中不断生发和再创造的古今一贯、血脉相连的新文明;中国特色知识体系的自主性,展现的是将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和中国问题充分主体化的能力。中国独特的历史、文明和文化传统,特殊的客观实际和发展水平,决定了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必然性,解决中国的问题有必要上升到学理高度,从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出发,把握中国国家自主性的内在张力和“特殊对象的特殊逻辑”,而不是只复制照搬抽象的普遍性和所谓的“西方模式”。也唯有如此,方能真正解决自己的问题、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并在新闻传播领域内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和方案。
哲学社会科学中的思想、理论和方法是社会历史条件长期演化发展出的产物,无法摆脱传统文化的印迹和历史经验的延续。捷报比分,捷报比分手机版总书记在相关讲话中明确将“挖掘历史”作为建构自主知识体系的思路的一部分,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不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对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明和深厚的文化遗产进行系统性提炼、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打造出中国独特的学科体系、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现实是历史的延续,构建回应当代诉求的自主知识体系必然要立足于深厚的历史传统经验与广博的文化底蕴,发掘我国五千年灿烂文化中沉淀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探寻观念、思维、逻辑来源的历史根脉,赓续传承中国社会中的历史经验及文化脉络,将历史文化精髓与当代实践进行创造性的有机融合。
因此,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必须遵循历史的逻辑。现代新闻传播学科的建立虽然深受西方影响,但新闻传播作为普遍性的人类活动,在中国历史上同样有着丰富的知识资源。基于中国特殊的思想文化和社会实践,国人对新闻传播规律和价值的体认自有其精神脉络,这种知识积淀具有天然的自主性,在许多问题上与西方新闻理论与实践形成鲜明区别。基于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文化自觉,决定了新闻传播学界应该观照古今,将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建设奠基在历史的坚实土壤上。从本土思想史视角探索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必然能为其输送知识资源、提供经验借鉴、夯实文化底蕴、强化文明标识。
二、中国新闻传播思想史中的本土知识资源发掘
脱离中国深厚的历史背景,将难以理解当代的困境,更难以走出通达世界的学术之路。在中国新闻传播思想史研究中,深入剖析前人对待传播问题的特殊视角和思索,阐析中国近现代以来具有本土特征的新闻观念、新闻现象的精神内涵和生成逻辑,探寻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建设的历史自觉过程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提供知识积累和思想启发。建构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主要有四个本土知识来源可资借鉴,即中国古代传播思想、中国近现代新闻传播思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的新闻思想以及 1949 年以来中国学界的新闻传播学术探索。以熔铸古今的态度,重点挖掘其中对于中国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建构具有重要价值的内容和思想因子。
(一)中国古代传播思想的现代性知识与价值发掘
有学者主张,中国传统传播思想可以分为若干主题:个体表达与人际交往,社会互动及其规范——礼与礼治,政治传播——言路与舆论,以及公共协商——理性、公共性及其价值来源等,分别指向言说与存在、礼制规范与社会交往、言路建设与政治认同、辩论与说服伦理、舆论与共识建构、公共性与公共生活,这些基源问题可以为建构中国自主传播知识体系框架提供参照。在对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传播活动和传播观念进行发掘、整理、研究和扬弃的基础上,为建构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提供可接续、转化的思想资源。这些基于中国文化对传播现象的独特理解,渊源深厚、联结当代,是建构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必须借鉴、吸收的重要养料......(本文为文章截选,完整版请见《教育传媒研究》2023年第6期,本刊已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相关学术数据库)
作者李滨系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若兰系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