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2023 中国诗词大会》为例
- A-
- A+
孙蕾蕾
【内容摘要】本文从诗词节目《2023 中国诗词大会》切入,围绕如何对传统文化进行当代化、大众化的审美改造与创意呈现这一议题,从价值形塑、艺术表现手段、叙事策略、技术呈现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本质是对传统精髓和古典美学意蕴进行符合当代大众审美诉求的艺术转化与再创作。突破传统文化类节目传播壁垒、有效触达受众的关键,在于对抽象的历史价值、意境意象予以通俗化、流行化的审美再现。
【关键词】传统文化通俗化;具象化转化;沉浸式文艺演绎;故事化叙事;互动性传播策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随着中华传统美学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视听内容创作资源,中国古典美学正成为当代影视作品的重要美学品格,中华美学精神也正成为越来越多中国文艺创作者的自觉追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古典美学规律的创造性运用,正在激活当代电视文艺的创新活力。如何利用电视媒介的大众传播优势,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通俗化转化,传统文化综艺节目如何将中华美学精神与当代审美追求有机结合,激活中华文化的视听表达活力? 2023 年新春之际,央视推出的《2023 中国诗词大会》为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提供了宝贵借鉴。
一、塑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近年来,传统文化与电视综艺联袂,携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已成为一个趋势。《中国诗词大会》以古典诗词为本位,以竞赛为模式,将诗词搬上综艺舞台,历经八年磨砺,从内容到形式不断创新,发展成为一档具有深远文化影响力的品牌节目。在价值形塑上,传统文化综艺节目的内容创作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为内核,构建基于时代坐标的价值体系,以当代主流价值引领文艺创作,传承民族文化。在内容与模式设计上,要切中时代脉搏,着力塑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与时代精神。传统文化综艺节目创作需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最契合当今社会发展、古今共通的价值内核进行价值形塑,才能在当下获得传播力和引导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同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静态的物质存在,而是活态、开放、延续的,是世代积累的文化典型和生活形态,中国古典诗词正是这种活态文化系统的杰出代表。古典诗词所蕴含的深厚民族精神、高贵精神情操、高雅审美情趣,是至今仍被大众深深认同的宝贵价值与文化品格。八年来,《中国诗词大会》所努力践行的一个创作初衷是用古典诗词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文化向心力,为中华传统诗词在当今世界找到一片立足之地,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如何为传统诗词注入时代精神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永恒命题,也是历届《中国诗词大会》创新的核心关切。八年来,《中国诗词大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将文艺创新的视线聚焦当下社会现实,努力用古诗词描绘新时代蓝图,勾勒中国人的当代精神生活与审美情趣。比如历届诗词大会紧扣党的重大方针政策、重大事件,巧妙地将建党百年、乡村振兴、北京冬奥、科技强国等热点融入诗词,从而赋予古典诗词浓郁的时代特色。在《2023 中国诗词大会》中,航天员刘洋请观众为她出舱照片配诗词;2022 年北京冬奥会冠军苏翊鸣新研发出一个滑雪动作,请观众起一个诗意的名字;一位来自高铁系统的选手在比赛中讲述了中国高铁技术仅用 10 年就实现了对西方发展高铁60年的超越,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为世界高铁贡献中国方案等。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审美转化与再创作
(一)文艺呈现:古诗词意境的具象化转化如何利用电视媒介推广诗词文化,拉近古典诗词与现代观众之间的审美距离,将古诗词从“阳春白雪”的精英文化形态转化为“雅俗共赏”的大众文艺形态,契合大众审美品味,走入寻常百姓人家,是诗词节目在内容创作上的难点。而突破诗词节目传播壁垒的关键,在于对抽象的历史价值、意境意象予以通俗化、流行化的审美再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底层逻辑,是对传统元素、古典美学意蕴进行符合当代大众审美旨趣的通俗化转化与审美再造,其再创作本质是用更具现代感的艺术方式,表现经典艺术文本的审美价值。中国古典美学中的艺术观念应结合当下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透过时代精神重塑民族文化......(本文为文章截选,完整版请见《教育传媒研究》2023年第5期,本刊已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相关学术数据库)
作者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主任编辑、纪录片编导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