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正文
大学生眼中的“特种兵式旅游” 青春的挑战还是狂欢

2023/04/26 17:20     来源:中国教育报



主持人:曹林 中国青年报高级编辑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评论课兼职教员

新闻回放

近日,网上掀起一股“特种兵式旅游”热潮,一些年轻人利用周末时间旅游,挑战用最少的花费和最短的时间,游历最多的景点,更让人佩服的是,舟车劳顿之余还能按时赶车回去上课、上班。对于这种旅行方式,网友们的看法褒贬不一。

主持人语

最近大学生群体中兴起了“特种兵式旅游”,这种高强度、快节奏的旅游方式令众多网友“不明觉厉”,既有人直呼“年轻真好”“青春无极限”,但也不乏一些反面的声音:有网友担心他们身体吃不消,也有网友认为这完全破坏了旅游应有的意义。怎么看待这些争议,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三名同学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评论,呈现了不同侧面的多元合理性,你更赞同哪个观点?

既然乐在其中,又何必过于追问意义

仲燕(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20级本科生)

“特种兵式旅游”,乐在其中的是大学生,因为他们有说走就走的勇气。旅游就像是平淡生活里的“魔法棒”,让大学生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变成现实,也许这种旅行方式略显“浮夸”,但大学生乐在其中,只要未来再回忆起自己的大学时光时,会觉得这段记忆很美好就足够了。

也许在将来,这些大学生有了四处旅游的条件,但琐碎的日常、繁忙的工作让人脱不开身,曾经一起游玩的好友也都有了自己的生活,就再没有当初那样说走就走的行动力和不管干什么都用不完的力气了。

“特种兵式旅游”,乐在其中的还有商家和城市。被这股热潮一同带火的,有日日售罄的淄博烧烤、有班班满员的武汉轮渡、有人潮如织的各地美食街……一直默默无闻的淄博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城市名片和经济致富路,各地小商户感受到大学生涌入带来的力量从而重振旗鼓。各地的文旅局也花样频出“卷起来了”,如朝阳般蓬勃的大学生们涌进了一个又一个城市,提振经济和城市活力的同时,也反向促进了城市运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这份活泼热闹给国民经济带来了欣欣向荣的生机,让人们心里增添了“一切都好起来”的信念。

“青春没有售价,快乐就在当下”,快节奏也好、慢悠悠也罢,都是感受旅行的不同方式,谁又能定义旅行的意义呢?当然,虽然是乐在其中,但也不宜不顾自身学业和身体等情况盲目跟风,应该在合适的限度、安全的前提下合理规划旅游行程。

暂放学习烦恼 感受另一种生活

卢家驹(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2020级本科生)

“特种兵式旅游”反映出大学生想要从校园生活中短暂抽离的诉求。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微妙时刻:一方面,他们刚度过繁忙的高中生活,也刚成为独立自主的成年人,初尝自由滋味的他们自然不愿放过周末时光;另一方面,他们也有着这个生命阶段特有的烦恼:绩点、保研、科研、情感等等,这些因素带来的焦虑和压力都不容小觑。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2022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大约45.28%的大学生可能存在焦虑风险。这个数据反映了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也说明他们的确需要一些时间暂时抽离常规校园生活,调节情绪、放空自己,周末便成了最好的时间选择。而旅行既能满足“打卡”的好奇心,亦可满足抛下烦恼、透气散心的诉求,也就成为了周末活动的优质之选。

在更深层次上,“特种兵式旅游”折射出大学生自由选择的愿望,彰显着蓬勃的生命力。正是在时间、金钱相对局促的情况下,出游选择“特种兵”式才更显得非同一般。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很难确定“特种兵式旅游”只是一阵风潮还是将长久延续,但可以确定的是,类似的活动在未来还会有很多,毕竟总有人正年轻。不必着急说“瞎折腾”“没意义”,耐心细看,或许背后有生命正翩翩起舞。

不能让“特种兵式旅游”沦为盲目跟风

刘孟其(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21级本科生)

“特种兵式旅游”的出现,是被疫情所困的大学生们一次集体释放。但大学生们平时的空余时间只有周末短短的48小时。时间紧、任务重,心情却极端兴奋,自然只能学习“特种兵”,将每一分钟都用在刀刃上,前往想去的远方。

然而,最初只属于部分有体力、有精力的大学生的旅游方式,在火遍全网后成了许多人争相尝试的风潮,问题也随之而来。不少人在社交平台记录下自己的“血泪史”——走了几万步后双腿酸痛难忍、睡眠不足导致生病、太仓促导致体验不佳……“特种兵式旅游”成了一些网友抨击的对象。然而错的真的是旅游方式吗?一些盲目跟风、不顾个人身体状况就贸然尝试的大学生,才是应当被劝诫的人。旅游一旦成为超出承受能力的“逞强”“跟风”“炫耀”,就失去了其中蕴含的热烈与快乐,跟风而行的人,能体会到的也只有疲惫与后悔。

不仅是“特种兵式旅游”,跟风心理也容易在其他领域出现。小到买某个品牌的化妆品,大到跟风考公,不经思考、不结合自身条件就随大流作出决定,迷恋于各种经验帖、广告商渲染的表面光鲜,寄希望于“跟风”能够让自己也成为这种光鲜生活中的一分子,最后却落入迷茫之中。人与人并不相同,生活也不能复制粘贴,不要忘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刚刚成年的大学生,正在起步走向成人社会,容易对未来产生迷茫和困惑。因此,看到其他同龄人做什么、学什么,自己也不经思考地“跟风”尝试,旅游也好购物也罢,都是填补迷茫的手段。然而,深陷于迷茫,却不静下心来看清自己的位置,了解身边的世界,而是好高骛远,盲目地追寻“远方”,这样可能会更加手足无措。别人的旅程不是自己的人生,别人的远方不是自己的道路,跟风而行的大学生们,在踏上列车前,不妨想一想自己真正要去的地方。

《中国教育报》2023年04月25日第2版

版名:中教评论·时评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捷报比分,捷报比分手机版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