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权”入法
- A-
- A+
如今巨大的信息流量裹挟着泥沙而下,借助网络平台和网络传播方式侵犯公民权益的案件正快速增加(嘉宾接一句:比如 弹窗广告)。的确,打开网页,接二连三的弹窗真是让人头疼不已。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封帆平时大量工作都需要电脑在网上进行。有时候打开网页,或大或小的弹窗接二连三地“蹦”出来,让他十分头疼。
北京市东城区崇外街道大桥社区副主任封帆:您比如说有居民来正在问事,然后比如说像申请什么证啊,申请什么摇号资格的那种,比如我正在给他按流程走,但是突然间底下弹出一个广告来,这种时候就会分心。
封帆说,不仅是电脑上的各种小广告和网游推广页面,手机也经常收到来源不明的彩信。这些突如其来的打扰让人很心烦。
北京市东城区崇外街道大桥社区副主任封帆:我觉得这个是非常的不尊重,而且对我们也造成干扰,分享,就是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迅猛发展,这些让人无力吐槽却又无可奈何的网络乱象不断暴露。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8.0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3%。巨大的信息流量裹挟着泥沙而下,借助网络平台和网络传播方式侵犯公民权益的案件正快速增加。其间爆料出的诸多侵犯安宁权、严重干扰个人生活等恶劣事件让网民大呼“上网如同裸奔”。
历经多年“安宁”终成权利
不过这些打扰老百姓安宁的网络现象在不久之后,或将消停下来。
2019年12月底,十三届全国人大第十五次会议审议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其中的人格权编草案完善了隐私定义,将“生活安宁权”纳入隐私权,并将隐私的定义修改为: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市民:挺好的吧,这样子的话平时上网的时候可能这个网站的话就比较干净一些嘛,对吧,比较清洁一些,使用起来很好。
我觉得通过一些正常的这些合法的渠道去做广告没问题,但是你不能把这种强制的广告强加到我们上网的这种平常人的这种方式,我觉得就不太好了,暂时我希望就说是法律的出台吧,肃清我们上网的一个绿色环境吧,
调查中,无数网民面对个人信息泄露后无穷无尽的骚扰,只能默默承受。在此情景下提出的线上“生活安宁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护网民的正当权益。不过,大家表示,网络“生活安宁权”能发挥多大作用、能否真正保护网民的正当权益,还需要看具体的落实与监管情况。
市民:我觉得这个其实主要还是靠互联网公司它们网页到底是怎么去落实这个东西的。
市民:因为你可能法律出来之后,它们会钻其他的方式来把这个东西屏蔽掉,或者其他方式,它没有这个弹窗,可能有别的弹窗出来。
市民:因为我会觉得民法或者说包括我们保护人身的这些权利的法律,它是属于比较兜底的这种比较框架类型的法律,在实操性上我觉得可能把它作为一个小的章节,或者说把它以一个类似于这种指导办法的方式,我觉得比较合理。
请输入验证码